多彩民族文化架起交流橋梁——香港青少年在內(nèi)地研習民族文化側(cè)記

      來源: 新華社          發(fā)布時間: 2024-07-08

        香港與貴州相距上千公里,一趟民族文化研習之旅卻拉近了兩地之間的心理距離。

        7月1日至6日,來自香港寧波第二中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46名師生來到貴州開啟為期6天的仡佬族文化研習之旅。

        香港青少年一行相繼到訪仡佬族聚居的遵義市務川縣、銅仁市德江縣。探訪古村落,體驗多彩非遺文化,與仡佬族學生交流結(jié)對……從陌生到相識,他們在親身體驗中真切感受到多民族融合發(fā)展的中華文化魅力。

        一堂生動的“民族文化課”

        “仡佬仡佬,開荒辟草”“干欄而居,貫首而服”“獅舞高臺,燈走四方”……在務川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館里,集中展陳了仡佬族農(nóng)耕、建筑、服飾、年俗等非遺文化,讓到訪的香港師生們印象深刻。

        在參觀時,展柜里那些歷史悠久、工藝精巧的文物,以及博物館里聲光電融合的展陳形式,讓仡佬族文化變得更為具象,也加深了香港青少年對仡佬族文化的理解。

        “此前查詢了一些與仡佬族相關(guān)的資料,實地看過文物、聽取講解后,獲得的信息更多了,理解也更深了?!毕愀蹖幉ǖ诙袑W初三學生許樂俊說。

        走出校園,走進鄉(xiāng)村,香港師生們這趟跨越山海的研學之旅,旨在了解多彩的民族文化,感受多民族融合發(fā)展的中華文化魅力。

        學方言、做酥食、玩“篾球”……探訪擁有700多年歷史的仡佬族古寨——龍?zhí)洞?,香港師生們近距離觀察著仡佬族文化的活態(tài)傳承。

        7月3日,香港學生在貴州省務川縣龍?zhí)洞逭故局谱鞯脑咀髌?。新華社記者 駱飛 攝

        捆扎棉布、浸水壓緊、染缸上色……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香港師生們認真地體驗仡佬族扎染技藝。

        “哇!這也太漂亮了!”“你看,大家染出的花紋都不一樣!”同學們紛紛展示作品時,小院內(nèi)充滿了歡聲笑語。

        “同樣的教學,但最終每個人呈現(xiàn)的作品都不一樣,扎染技藝既古老又充滿創(chuàng)造性。”看著大家紛紛晾曬染布,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學生郭晨皓不禁感嘆。

        “研學的過程就是一堂生動的‘民族文化課’?!辟F州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副教授楊春艷說,香港青少年走出課堂到仡佬族聚居地親身體驗實踐,能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獨特性、延續(xù)性、統(tǒng)一性的認知,提升他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從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

        吃“六和宴”、踩“六和橋”、跳“和舞”、唱“和歌”、喝“和茶”、飲“和酒”,在講解仡佬族文化時,楊春艷特別提到仡佬族的“和文化”,這讓很多香港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

        楊春艷說,以竹子為圖騰的仡佬族,注重人與人和睦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價值和理念經(jīng)過千百年的傳承和沉淀,逐漸成為當?shù)厝说纳钫軐W,體現(xiàn)在建筑、服飾、飲食、習俗等諸多方面。

        在體驗扎染時,香港寧波第二中學學生黃宇彤對以板藍根制作的植物染料很感興趣?!爸爸宦犝f過板藍根是一種中藥材,沒想到仡佬族還用作染料,既保留了大自然的顏色,也很生態(tài)環(huán)保?!痹谡故居H手印染的作品時,她很喜歡植物印染后布料上殘留的淡淡清香。

        7月3日,香港師生在貴州省務川縣龍?zhí)洞弩w驗仡佬族剪紙技藝。新華社記者 駱飛 攝

        制作“篾雞蛋”時,香港寧波第二中學的楊子歌失敗了很多次,即便雙手被韌勁很強的竹篾磨得生疼,他也沒有放棄。盡管最終未完成“篾雞蛋”,但他打算回香港后繼續(xù)研究。

        “篾雞蛋”又稱“篾球”,是一種用竹篾片編成、形似雞蛋的圓球,是仡佬族獨有的傳統(tǒng)文體活動——打“篾雞蛋”的主要用具。打“篾雞蛋”集慶禮和競技為一體,并于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貴州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楊子歌說,這樣的民族技藝能傳承至今,足見國家對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的重視。他認為,制作“篾雞蛋”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技巧,更需要耐心、細心,這也是生活和學習遇到困難時需要堅持的品質(zhì)。

        香港寧波第二中學老師吳子健表示,這些研學項目體驗性、互動性強,在擴展學生視野,增強探知欲的同時,也能讓他們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從優(yōu)秀中華文化中汲取更多養(yǎng)分。

        文化搭橋促進青年交流

        此次仡佬族研學活動是“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習計劃”的延續(xù)。

        “港澳青少年民族文化研習計劃”自2010年啟動至今,逐漸成為香港、澳門青少年到內(nèi)地學習交流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截至目前,已有千余名港澳青少年到內(nèi)地開展研習活動。

        十多年來,通過該計劃,港澳青少年到訪了20多個民族聚居地。多彩民族文化在內(nèi)地與香港之間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

        在到貴州研習仡佬族文化前,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學生劉羽真還曾去過云南、天津等地。在云南西雙版納,她和同學們主要研習的是傣族文化。劉羽真說,通過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研習活動,對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多彩民族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7月1日,“香港青少年仡佬族文化研習活動”在貴州省遵義市啟動。新華社發(fā)(張志磊 攝)

        中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常務副會長余昭科表示,對香港青少年開展中華文化教育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象且豐富。通過到民族地區(qū)研學,香港學生不僅能看到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更能感受到中華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希望今后能在一些民族地區(qū)建立港澳青少年活動基地,常態(tài)化開展港澳學生民族文化研習活動。同時也希望邀請更多內(nèi)地青少年到香港交流,感受回歸祖國后的香港發(fā)展新面貌?!庇嗾芽普f。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78805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 欧美 亚洲 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