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期:2012-06-08
|

最近,廣州藥業與加多寶集團就爭奪“王老吉涼茶”品牌打得不可開交。涼茶,大有故事可書,尤其在港澳地區,涼茶很盛行,充滿溫情。
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總是能很容易就發現涼茶鋪的身影。滿大街的涼茶鋪,已經成了香港這座城市的一個標志。醒目的招牌上,大致三個字,以“堂”結尾。涼茶鋪的空間并不是很大,一眼看盡其中,尤其是靠近門口的柜面上的大銅壺特別搶眼。如今,在香港,不少老店鋪還保留得很好,里面坐著的都是各地的游人,店里面的陳設也極具中國風,小小的八仙桌,弧形的腿上有雕飾,臺面的大理石紋路,給人有中國山水畫的美感。
在香港喝涼茶有兩種方式,可站在門口的柜面外,也可以走進店內坐下。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喝一碗涼茶,可以選擇前者。在門口的柜面上,會擺放著已經盛好新鮮熬制的涼茶的小碗,上面用玻璃罩蓋上,干凈衛生。隨買隨飲,一口氣飲盡,接著趕路逛街。如果還希望試試其他小食或小憩一陣,便可以坐于鋪中,悠閑欣賞品味。
涼茶品種甚多。有廿四味涼茶、葫蘆茶、金銀菊五花茶、苦瓜干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等,也成為香港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其實,涼茶既不涼、也不是茶。它是香港、澳門地區及我國的廣東民間常用復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由古至今,涼茶已經成為了香港人生活當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它承載著歷史,保留著傳統,更映射著中藥文化與中國人的飲食文化。
走進涼茶博物館,那里的擺設還保留了當年涼茶業的傳統形象:一輛四輪小車上,高掛一盞玻璃罩燈,車廂內裝兩個大茶煲,車架前方分門別類擺放著茶杯、茶臺架及各類“送口涼果”。一位身著短衫短褲的“老伯”正揮勺盛茶,按下試聽鍵,還能聽到老人蒼涼親切的叫賣聲:“涼茶,真料菊花銀花涼茶……”令人回味。
數百年來,林立于廣東、香港、澳門的涼茶鋪,形成了一條嶺南文化的獨特風景線。時至今天,涼茶仍然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在炎熱的氣候下換來清涼的愉悅,品嘗到他們務實的生活態度和獨特的生活情趣。(沈海濱)
|
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提倡建立兩地青少年“文化同源工程”
2013-03-05
|
港浙簽署文化交流合作協議
2012-06-26
|
香江漫話:全城“熱補” 香港“補習文化”15年
2012-06-11
|
|
|
|
|